西藏旅游,真是完蛋了!拉萨两拨人打起来了,去年,你一到洋湖,就有一种
西藏旅游,真是完蛋了!拉萨两拨人打起来了,去年,你一到洋湖,就有一种火药味,在停车场一下车,就有大喇叭在喊,拒绝非法运营,私家车没保障,要抵制私家车,出来玩,包车要用正规旅游车,举报私家车有奖励,不仅仅奖励你几千块钱,还能让你白玩!
这一行为,从来都没有站在客人角度上来思考过,倘若,你来西藏旅游,听到了这样的话,看到了这样的一幕,会怎么想?会不会一口老血都快吐出来了?
这使得,我想起来十几年前,360和腾讯的大战,受伤的是用户啊,谁让用户二选一,谁就是耍流氓,从来都没有站在客人的角度上来思考过这些问题,那就是不成熟。
先说法律,非法运营肯定不对,但是,反过来问一下,现有的营运车辆,能不能满足现在拉萨的旅游旺季市场的需求?
答案是,一定不能!
既然不能,求大于供的时候,就跟以前的出租车一样,就可以坐地起价,逃单,让来拉萨旅游的人,都坐着高价格的包车,看着人性贪婪的嘴脸,就是最好的结局吗?难道这是更好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吗?
不见得吧!
那么,运管在大街上拦车,查营运,罚款,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,跟市场作对?
其次,站的更高一点,从就业的角度上看,目前,中国的就业压力巨大,就业压力大,AI和人工智能的崛起,会有更多人失业,工业不能满足,第三产业当中只剩下服务业了,更多的人有车,希望车子能拉拉人,赚点生活费那这有错吗?
既然没错,为什么运管又要去拦他,罚款,而且他们这些人是真需求,真需就业,你罚款 把他的饭碗砸了,这是不是就会产生新一轮的社会矛盾?会不会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呢?
最后,还是要站在客人的角度上来说一说,谁出来玩,愿意上当,受骗,被安排购物,面对坐地起价的车费?
既然都不愿意,有这么一帮人,也就是私家车,出来拉点活,把价格拉下来,满足了驴友的需求,那么,将来越来越多的人来西藏玩,会带动非常大的一个市场?
那是一定的!
今天,看到林芝发布了一个信息,在推318公路自驾的一个大会,上海,雅安,林芝鼓励自驾游活动,这个时候在川藏线上,出现穿黄衣服,带黄大檐帽的,是不是在跟市场走在一条相反的路上?
那么,说了半天,矛盾点在哪里呢?
从市场的角度上,私家车价格更低,群体更大,竞争力更强,宣传能力更给力,营运车辆这个时候得竞争力就变差了,这就是真正的矛盾点,于是,就举起了法律的牌子,来维权,来宣传营运车辆合法性,这么干有错吗?
也没错,市场皆为利来,皆为利往,利用一点点小手段,也可以理解,但是真正的矛盾,貌似一点都没有解决?
营运车辆8年报废,20万买一台车,每年的折损费就是2.5万,每年的用车成本也是都是非常高的,高额保险,要去考驾照,还要交纳管理费等等,一通下来,平均到每一个包车人的身上,价格是非常高的。
而私家车,同样20万的车,没有报废时间,20年报废也可以,15年报废也可以,只要你的车还能跑,他就不报废,用车成本很低,也不用交纳管理费,招人的时候,就可以用更低的价格,去撬动这个市场。
而且这帮人,数量巨大,据不完全统计,光成都的俱乐部,就有几千家,还不包括云南,全国各地的俱乐部,问一问,哪一家俱乐部,或者个人,出来搞这个活,是营运车辆?
描述完,那么这个矛盾,还没有解决,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?
平衡策略!抓私家车,最后私家车一台也没有了,营运车辆就开始坐地起价,旺季的时候车辆不够用,需求过大,势必会把价格拉的高高的,那谁还来西藏玩,这绝对不是西藏想看到的结果吧?抓,不是解决市场最好的办法,抓,既然没有什么用处,还抓什么?
第一,降低营运车辆的成本,营运车辆完全可以达到15年报废,保险高一点,个人觉得也没问题,管理费能降就降一点,成本降低了,价格就拉下来了,就有了竞争力。
第二,私家车,也可以顺利的转化为营运车辆,程序简单,买点商业保险,费用不高,还能促进更多的就业能力,为什么不呢?
第三,规范管理,为客人保驾护航!
目前,市场上有几种车辆,都在运营。
一是营运车辆,八年报废,一价全包,包含司机工资,包含加油,高速,保险等等,营运车辆包车去趟拉萨,九晚十天,大概率费用应该是在12000到15000左右。
二是租赁车,15年报废,只能租,只能自己开,加油,过路费,等等,一切产生的消费型费用,都属于承租人自己承担。这种车子,不能一价全包,但是可以再雇一个代驾司机。
代驾司机,加油,过路费,去一趟拉萨,再托运回来,估计也都在12000到15000左右,甚至更高!
三是网约车,也算合法手续可以来西藏,也可以包车,价格也得12000以上,因为他要算来回,那就是5000多公里。
四是私家车,一般情况下都是包车,或者拼车,价格低,从成都去一趟西藏给到9千到1万就够了。
换作你来西藏旅游,选什么车,或者是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到西藏,可以留言区说一下,不妨一起讨论讨论…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